2008年第4期/总第68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开题报告会成功召开
和谐社会构建与公共财政政策取向:一个民生视角的诠释
民生问题是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产物和必然结果,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本文认为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加大对民生领域投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从远期看,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要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要比以前任何时期更多地关注民生,实现由“公共财政”向“民生财政”演进;近期要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目标。公共财政体系设计和制度优化可从财政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入手,遵循多支和少收两条基本线索,将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改革、公共卫生和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纳入制度框架进行整体设计,着力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加快建立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文化产业与税收政策——基于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增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产品的特征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税收的介入,税收政策对于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主要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实现。总体上看,现行税收政策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在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中,应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总结现有政策的利弊,充分研究产业政策理论,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和产业布局等方面完善我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简介——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 C. N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