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0日,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史系邓钢教授莅临我院,为“黄达-蒙代尔讲座”做题为《清代小政府大社会对货币金融的影响》的学术报告。讲座由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何平教授主持,我院金融专业的师生,经济学院、清史研究所的部分师生,以及中央财经大学的经济史教授参加了讲座。
邓钢教授是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史系终身教授,经济学博士。英国皇家史学会院士。2007年至今,任意大利都灵大学政治学院学院客座教授。1994获‘世界经济学会全会四年一度最佳博士论文奖’。
并兼任加拿大社科人文研究院项目鉴定人(2009-)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制度经济学期刊投稿审定人(2009-)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UK, Cambridge), 中国比较期刊主编(2008-12) Journal of Chin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CCP, UK), 英国社科研究院项目鉴定人(2005-) ESRC (British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等重要工作。在国际重要刊物发表了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出版著作多部。在国际大学的经济史重镇(西方大学独有的经济史系LSE经济史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积累。
在讲座中,邓钢教授从绅士官员比、士兵官员比、人口官员比,以及政府掌控的财力仅GDP的5%以内几个方面,确定了清代小政府的特征,指出清代政府是最便宜的政府。与此相伴的是,村社自治。随国家消亡(the withering state)而来的是中央财政收入僵化,货币体系混乱,度量衡失控,国防形同虚设。在这种大环境下,官员疲于应付力不从心,江南地区拖欠地丁银,漕粮浮收,白银进口和流通为私人行为,法定制钱受私铸伪币冲击,鸦片走私猖獗。清代财政和货币的危机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制度问题。但清代的制度衰弱起源于国家消亡,也就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丧失。中国的国家消亡是在一个正确的地区,但错误的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
演讲结束后,货币金融系罗煜老师结合经济金融长期发展的规律和中国的固有特征,进行了点评。邓钢教授还在提问环节就大家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透彻的说明。听众在邓教授的演讲中,获得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和方法。演讲在一片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