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由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的黄达-蒙代尔讲座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为:“Roles of Intermediaries in Decentralized Economy: Evidence from Used-Car Markets”,由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经济学教授李飞主讲,财政金融学院助理教授谢晓晨主持。
李飞教授的讲座围绕他的一篇合作论文展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李飞教授介绍了现有关于中介效应的理论、该论文要回答的研究问题和关注重点,以及数据的基本情况。二手车中介的存在可能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影响二手车市场的竞争和消费者剩余:一是中介从卖家手中买入二手车后,会给予一个更高的价格加成,因此消费者从中介手中的买入价格比与卖家私人交易的价格更高,可能损害消费者剩余。二是中介的加入会挤出部分私人交易,增强二手车市场的竞争,提高消费者的总剩余。三是中介可能对二手车加以选择,这不光会提高消费者从中介手中购买的产品质量,也会提高中介的议价能力。由于这三种途径的存在,二手车中介的福利净效应并不明确。李飞教授及他的合作者们利用2017年俄亥俄州车管局(DMV)交易数据和Cars.com二手中介库存数据,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回答如下的问题:二手车中介如何通过筛选产品和降低交易成本影响市场效率?中介存在的福利净效应是什么?空间异质性如何影响市场表现及中介的作用
在第二部分理论分析中,李飞教授的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空间搜寻与议价模型,以模拟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及互动关系。模型将市场主体分为买方、卖方和中介三类,分别拥有不同的需求与行为。买方具有单位需求,其效用取决于车辆的质量和价格,并受异质性偏好(位置)的影响。卖方按地理位置分布,车辆特征存在随机性,包括品牌、车龄及不可观测质量特征。经销商作为重要的市场中介,具备固定(单位)库存容量,并具有不同的库存管理成本和议价能力,从买方买入二手车,再通过卖方卖出。交易过程采用连续时间框架进行模拟,买卖双方及经销商通过随机匹配机制形成交易,且同地交易更为频繁。模型设置了纳什议价机制来确定价格,并根据三种经销商类别分配议价权重,反映经销商在价格谈判中的优势。同时,模型通过两个条件建立动态平衡过程:首先,各类参与者的Hamilton-Jacobi-Bellman (HJB) 方程必须成立,以保证其收益最大化;其次,每种车辆特征、经销商类型和地理位置上的二手车流入量必须等于流出量,确保市场供需的稳定。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经销商如何筛选产品、优化库存管理和降低市场摩擦,以促进交易效率的提高。此外,它还探讨了经销商在匹配概率和议价能力方面对市场结构和收益分配的深远影响。
第三部分,李飞教授介绍了估计结果和反事实分析,他的研究团队通过模型估计分析了30个关键参数,包括车辆效用、库存和搜寻成本、议价能力、匹配概率等。结果显示,经销商能够显著缩短交易时间,如CarMax的车辆平均交易时间为3.4周,而私人交易需6.8周。此外,经销商交易价格比私人交易高出2555至5986美元,但消费者通过节省时间和提高车辆质量获得更高效用。在反事实分析中,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减少经销商库存、降低议价能力和改变空间配置对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削减经销商库存将导致交易量下降、价格上涨,而调整经销商布局对边缘地区的影响尤为显著。特别是在降低经销商议价能力方面,分析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买家和卖家的收益均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的U型趋势。李飞教授总结指出,经销商既促进了市场效率,也可能通过高价抑制直接交易。因此,政策制定需权衡效率与公平竞争。
李飞教授的讲座不仅深入分析了中介机构在二手车市场中的作用,还展示了空间搜索和议价模型在研究市场结构和动态平衡中的广泛应用。这些成果为理解去中心化市场中的中介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政策制定者在权衡市场效率与公平竞争方面提供了实证依据。未来,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扩展模型,加入除车龄外其他的车辆特征,或增加对政策干预对市场效率和消费者福利的长期影响的研究。此次讲座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视野和深刻的思考,深受大家好评。讲座的最后,李飞老师也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耐心解答。
“黄达—蒙代尔讲座”是以著名经济学家黄达先生和蒙代尔先生共同冠名的经济学系列讲座,由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设立。通过不断地邀请国内外高水平的经济学家,举办反映经济学、特别是财政金融理论前沿动态的高层次学术讲座,为中外经济学的交流搭起一个重要的桥梁,为中国财政金融理论研究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