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次讲座

朱荫贵做客黄达-蒙代尔讲堂:近代中国的证券市场

  9月26日上午,复旦大学历史系朱荫贵教授来我院在明德主楼830黄达-蒙代尔讲堂作题为《近代中国的证券市场》的演讲。我院副院长何平教授主持。

 

   

 

  朱荫贵先生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近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理事、副会长。1993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至1997年赴日本东京大学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曾先后赴日本、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多所大学任教与访问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证券市场、近代中国金融史、企业史、轮船航运史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著有《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研究》、《近代中国: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等著作多部。
  朱荫贵教授在演讲中,就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阶段、运行情况(股票风潮)、主要特点、发展趋势、不够发展的原因和对今天的启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术解剖。关于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他指出,第一,在华外国股票的买卖早于中国。第二,中国的证券交易所法的颁布和证券交易所的成立远远滞后于股票的买卖。第三,民间对建立证券市场的积极性远高于历届政府。第四,在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上,除中国自己的证券交易所外,长期存在外国在华证券交易所。他对证券市场发展深入的历史分析,让听众获得十分有益的启示,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提问环节,朱荫贵教授就近代证券公司的股利和分红安排(如“官利”)、企业自主储蓄筹资、股票投资的方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透彻的解答。

 

                                                                        

  何平教授进行了简短的总结,提示大家一是从近代证券发展的历程中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失误的重复发生。二是将过去的经历作为参照,在我们参与当前和未来的金融实践活动中,正确地做出决策和矫正自身的行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