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下午2点,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Donald Lien在明德主楼830会议室做客黄达-蒙代尔讲座,作了题为“语言对经济和金融行为的影响”的学术演讲。讲座由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成思教授主持。
演讲正式开始之前,张成思教授向在座的师生介绍了Donald Lien教授。Donald Lien教授是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前任校长助理、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刘氏基金项目负责人、刘尚俭杰出首席商学教授,加州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英国里丁大学及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等担任过访问教授或讲座教授。Donald Lien教授在衍生性产品、风险管理、个人理财、计量经济、极值统计等多领域都有着杰出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主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70篇,目前担任多个经济金融杂志的编辑委员。根据澳洲SIRCA的统计资料,以2001-2005年在19个主要的国际金融期刊发表文章的加权数计算,Donald Lien教授排名世界第一。
Donald Lien教授首先指出语言作为一种沟通工具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信任,并引入重力模型(Gravity Model),解释了语言对不同国家之间的往来活动产生的影响。Donald Lien教授进一步介绍了学术界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实证研究表明,相比于不同语系的两个国家,语言越接近的两国之间有更多的经济往来;在一国以内,当地语言与官方语言越接近的地区人均GDP越高。
其次,Donald Lien教授重点阐述了语法作为一种文化对经济和金融行为产生的影响。根据Whorfian hypothesis, 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使用者的思维和文化。Donald Lien教授从一种语言是否含有时态和是否区分性别(阴性和阳性)这两个切入点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根据有关学者发表的论文,如果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在语法中明确区分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么人们对未来的偏好会较弱,更看重当下,从而影响 储蓄率、与身体健康有关的行为(如吸烟)、退休时的资产等。这种未来偏好效应也会影响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现金持有量、研发支出和盈余管理等金融行为。例如,在不包含时态的语言环境中,公司倾向于持有更多的现金。Donald Lien教授还指出,若在一种语言的语法中对性别进行区分(如法语中的名词有阴性和阳性之分),使用该语言的人们会强化不同性别应承担的角色或是更显著的性别歧视。
此外,Donald Lien教授以多个生动的例子说明了语言会对人们的决策产生影响。例如,人们在用非母语进行判断和决策时会更加理性。Donald Lien教授认为,语言对经济和金融行为的影响除了体现在上述的国际贸易、储蓄率、企业的金融活动、人们的决策行为等方面,还可能体现在其他更多的方面,有待于学者们进一步探索和发现。
演讲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成思教授就Donald Lien教授的演讲作了简短的评述。张成思教授认为,Donald Lien教授在讲座中所阐述的关于“语言对经济和金融行为的影响”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而有趣,同时这样的跨学科课题给学者们带来了很多启发,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最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根据讲座内容积极提问,Donald Lien教授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同学们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享受了一场美妙的学术盛宴。